管理与经济学院 李宜璘:经历,便是一种成长

李宜璘 管理与经济学院2011级本科生
    毕业后在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工作。本科期间连续7次获得优秀学生奖学金,获得国家奖学金。曾担任班长、党支部书记、校团委组织部副部长、校辩论队领队等职务,并多次代表学校参加首都高校经管院辩论赛等,曾参与房山区国际长走节、北京房山美式9球国际公开赛等志愿服务;曾获北京市“优秀毕业生”,校“优秀学生”“优秀团干部”等荣誉称号。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学弟学妹们:
    大家好!我是管理与经济学院2015届毕业生李宜璘。非常荣幸有这样一个机会让我再次回顾自己大学四年的点点滴滴,让我站在这里与学弟学妹们分享交流。四年前,我和你们一样,憧憬着大学美好的生活,同时又带着一丝丝的迷茫与不安来到良乡,也和现在的你们一样,听我的学长学姐们分享他们的故事。我还能依稀记得当时的自己有多佩服他们的努力,多羡慕他们的成绩,也在想着能否有机会这样自信地讲述自己的故事。幸运的是,四年之后我来了,也相信下一个四年后,台下的你们也会像我们这样去分享自己的经验。
    回顾这四年,有收获有成长,也有失望有迷茫。有人常说,但行好事,莫问前程。我的理解是只要经历,便是一种成长,也算一种收获。于是在迷茫之时我依旧能坚持脚踏实地学习、做事、积累、成长,而在面对压力时仍能保持平和的心态。这里,我想从三个方面与大家分享我在北理的四年,希望对刚步入大学的你们在今后遇到类似情景时能有所帮助。
    一、一段学生工作,一个兴趣社团
    提起历年北校区广场或是南校区操场上的“百团大战”,一幕幕的场景在脑海中不断闪现。刚入学的时候,对大学丰富的业余生活十分憧憬,对一切活动组织充满好奇。在学生会、在社联、在绿萌、在京工,每一个地方的活动都参与一二。就这样忙忙碌碌了一段时间之后,回头想想,发现一周五天的晚上似乎不是在开例会就是在去开例会的路上,而留给自己的时间反而被压缩了。所以说,每个人的时间、精力、能力总是有限的,我们总想着去占据更多,可却发现力不从心,要想兼顾到每一件事情还是很有难度的,与其在几个社团里水水地“打酱油”,不如选择自己喜欢的地方专心致志地做好每一件事情,也让自己有更多的时间去享受属于自己的大学时光。于是在大一结束之前,我便退出一些社团或学生组织,最终留在了团委与校辩论队。
    我想与大家分享我与辩论及辩论队的故事。可以说,在辩论队的时光是我大学最难以忘怀的经历。大一入队,大二领队,大三留队,辩论带给我的有欢笑,有启迪,有疲惫,有曲折,也有成长,让我在思辩的道路上砥砺前行。每场比赛前都要与队友花费数天时间收集资料、讨论辩题、推敲论点,在一次次的模拟中熟悉每一个例子、拆解每一个观点,在比赛场上或娓娓道来或针锋相对。我记不清场场比赛的胜负,却时常怀念在整个过程中言语的交锋、思维的碰撞、队友的鼓励以及无数次的练习修改。大二起开始担任校辩论队的领队,社团于我,不仅仅是志趣相投的人凑在一起交流、比赛、聚餐、吐槽,更是一种责任。这种责任使我想让更多人接触辩论,了解辩队,可周围同学总误以为辩论就是吵架斗嘴,总说“你是打辩论的我说不过你”;这种责任使我想让队伍提高战斗力,在每一项比赛中都能有所斩获,可熬夜几天辛苦准备,来回近四个小时的路程换来的却是输得很惨的比赛;或者有时学校期中考试扎堆,想要凑齐四名上场队员都有些困难。于是,在北食堂一层、在综教的教师休息室或在某个学生组织办公室,我们几个人反思,争论,商讨,辩驳。我们思考怎样让更多的人接触到辩论这项活动,怎样让更多的人愿意加入到辩队这个大家庭,怎样能够让队员既有持久的热情又有较强的思辨能力,怎样让我们有更多的比赛机会与更好的战绩。一个想法被否,我们便改变思路再想另一种方案。最终,我们建立起队员选拔梯队制,我们讨论出新的辩论战术,完善了模辩机制,我们承办了第一届西三环辩论交流赛,我们参加了全部的北京市级比赛。我们获得了1个全国冠军、2个市级比赛冠军。这一年,也是我与外校互动频繁的一年,场上的对方辩友变成场下的朋友,跟优秀的前辈交流,看到他们明确的人生规划,看到他们对问题的独特见解,看到他们在坚持理想追求梦想上的不懈努力,也看到自己还需要更加努力的现实。这也是辩论带给我的额外惊喜。
    无论参与学生工作还是社团活动,都不是为了之后一份好看的简历或者零点几的综合测评加分,而是这段经历能够让我去遇见更多的人并学会如何与他们相处,去接触更多的事情并学会如何处理,去找寻自己的兴趣所在并为之努力,从而在潜移默化中让自己成长,蜕变。当我有一天离开这个组织或是社团时,在这里遇见的人将变成生活中伴我前行的朋友,这便是最有价值最有意义的事情。因此选择一个自己热爱的社团或者学生组织,用心经营、用心经历,这便是一种成长。
    二、时刻心怀希望,永不放弃努力
    大二暑期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哥大暑期项目,让我对国外大学有了初步的了解,对外面的世界多了一份向往,也促使当时的我决定要在毕业之后出国读研。理想是丰满的,现实却是一波三折。让我感到欣慰的是,在备考申请的过程中,虽屡屡受挫,干扰甚多,但因心怀希望、坚持不懈,还是收获了意外之喜,也让我明白再苦再难只要坚持下去总会有收获。
    还记得大四的9月中旬,学校开展保研工作,而那时的我还未跨过托福100分的门槛,为了心中的出国梦还是坚定着签下了放弃保研的协议。之前成绩不理想的时候,还总开玩笑地说,考不过100就保研,但真正签完协议时,这一条备选的道路也被彻底切断,只能继续在准备出国考试的这条没有岔路口的单行道上前行。从大三上学期到大四上学期这一年的时间里,五次托福考试,从89分到109分,有失望更有惊喜,这一路的喜怒哀乐我都倍感珍惜。前两次考试听力都是16分,只有满分的一半,刚开始很失落也很苦恼,看着身边的同学都与托福君分手的时候,还是有点着急也一直担心拿不到高分申请不到好学校,但好在我放弃了侥幸心理而没有放弃努力。“坚持”要打败的第一个敌人就是“任性”,不再像大一大二时那样可以在周末肆无忌惮地睡懒觉,也不会在玩玩微信刷刷微博后发现书还翻在同一页。从徐特立图书馆、综教五层的教室到信息教学楼,从周一到周日,不变的是电脑里播放的一遍遍的听力原文与书本上记录的一道道题目分析。每晚听到保洁阿姨或者保安喊着要关门的时候走出教室,在走回宿舍的路上想想今天的收获,便觉得一天十分充实。终于一次次的期望、一次次的失落之后换来最后一次令人惊喜的成绩。我依旧记得10月29日看到听力29分、总分109这个成绩时的兴奋与激动,那一瞬间只觉得中间所有的喜怒哀乐都是值得的,能够坚定地完成既定的目标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情。
    当我拿到满意的成绩想喘口气的时候才发现,托福与GRE只是申请季中的冰山一角,真正的大boss是满屏英文的学校介绍,是看似简单却绞尽脑汁都写不好的个人陈述,是看似明确却始终让人迷茫的未来规划。于是,一切从头开始,开始翻看每一所学校开设项目的介绍及申请要求,开始构思怎么用个人陈述更好地表现自己的优势,开始深入地思考毕业之后的职业规划。11月29日,距离申请截止日不到两个月,当天的微博记录显示16篇文书我只完成了6篇。在接下来的时间,撰写文书,修改文书,提交网申,寄送成绩……一步一步耐心细致地做完,忙碌又充实;1月16日我完成了所有的申请,2月17日我收到了第一封录取通知书,因为不失学而兴奋;4月14日我收到了最后一封录取通知书,也预示着整个申请季的结束。五封录取通知书加一份奖学金的背后是希望、坚持、努力与好运。
    面对周围人的肯定时,我总说是自己运气好。可不得不说好运只是个副产品,只有当你不带任何私心杂念,单纯地去做事情的时候,它才会降临。当我们坚定心中所想,踏踏实实走好每一步路做好每一件事情,幸运之神必会眷顾。虽然我最终留在了国内成为一名公务员,但我从未觉得这段时间是浪费或不值,因为经历,便是一种成长。
    三、认清自己内心,勇敢做出选择
    四年生活中会面临很多选择,在种类繁多的社团活动中穿梭还是用更多的时间在图书馆里读一本书,是选择宅在宿舍还是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是选择继续读研还是选择直接工作……从刚入学开始,我从未停止思考自己想要什么,想做什么,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先说说四年里我们面临的“小选择”。离开家里的庇护,独自一人到京求学,住进集体宿舍,没有了高考的压力,周围很多同学晚睡晚起,或者经常宅在宿舍里看剧、打游戏等等。刚开学,我也喜欢在没事的时候宅在宿舍里看看美剧,可是走出去,才发现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能带给自己颇多惊喜;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才发现一天的时间里能做的事情有很多而不会在晚上感概今天又什么都没做;多走走多运动多锻炼,才发现原来减肥并没有那么困难而感冒也并不会经常光临……对于拖延症与“懒癌”患者来说做出这样的选择可能有些困难,但四年后你会发现你会比宅在被窝里打游戏的那名同学收获更多。更重要的是,你最终拥有了一份勇于做出选择、迈出第一步的决心,这不仅让现在的你“焕然一新”,也会让你遇见未来更美好的自己。
    我经常会想四年前的自己的是什么样子,才发现四年过得很快,快到还没好好享受大学时光就要面临一个人生的“大选择”——毕业去向。可能四年之间,在不同的时间段因为遇见的人或事让我们的性格、思想、见识有了细微的变化,而我们心中所追求的远方也会有所改变。但只要想清利弊得失,明确心中目标,哪怕周围再多反对的声音,也要勇敢做出选择并为之努力。正如大一的我从未想到,此时的我会刚刚离开校园就步入社会,成为一名公务员。大学没开学的时候,当时的我想着要考研读研究生,开学便去了解保研政策等等,又开始努力保证每学期的成绩,因此直到大二结束前,我的总成绩排名第一。大二暑假之后,跟周围的学长学姐交流了解了他们出国的目的与人生规划,也在暑假中看到了国外大学的学习生活状态与外面世界的精彩,便开始着手准备托福考试,咨询中介了解学校等等。后来面对两条截然不同的道路,出国或是工作,经历过迷惑、犹豫、坚定,我尝试在这道题目中选出最优解,最后听从内心,发现对于我来说比起对外面世界的向往,选择那条最适合自己的路才是最优,所以在国外大学与公务员之间我还是选择了后者。许多人问我,这样的选择会不会后悔。可既然决定这样选,便要勇敢地向前走,一直去想会不会后悔这样的问题,最终的结果可能确实会让你遗憾。所以不管未来打算做什么,中间经历过哪些变动,只要勇敢踏出第一步,不畏他言,努力谋划,终能在荆棘之后看见美景。
    成长的过程必然经历各种选择,当你经历勇敢做出选择这一过程后便是成长,而选择没有对错,只求问心无愧。
    回顾自己的四年,还有三句话送给学弟学妹们。学习上,脚踏实地,勤于思考,坚持不懈。集体中,积极奉献,实现价值,提升自我。生活里,视野开阔,心胸宽广,心态平和。寒窗十数年,你们将在北理这个承载着梦想的舞台绽放,大学四年后,再回头看,感恩怀念,我还盼望能再有这样一个夹杂着青春、成长、探索、蜕变的四年。我怀念属于我的四年大学时光,也羡慕此刻站在起点蓄势待发的你们,衷心祝愿你们能在这里度过无悔的四年青春,拥有无尽的收获成长,找到自己的前行目标。
    谢谢大家!

发表时间:2016-08-16 供稿: 学生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