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学院 赵晔:做最好的自己

赵晔 自动化学院2011级本科生
    毕业后保送至清华大学自动化系攻读硕士学位。本科期间连续7次获得优秀学生奖学金,获得徐特立奖学金一等奖、国家奖学金、三星奖学金、科技竞赛奖学金。曾获北京市社会实践活动优秀成果奖并获评“先进个人”,获学校社会实践特等奖、德育答辩优秀论文一等奖;曾担任基础教育学院共产主义学习实践会学习部部长等职务;曾获北京市“优秀毕业生”、APEC志愿服务“先进个人”,校“优秀学生标兵”“优秀团员”等荣誉称号。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很荣幸能在这里跟这么多人分享我的大学故事。首先,我想借此机会向学校表达我最深的谢意,感谢母校过去、现在和未来一如既往为我们提供的宝贵机会,感谢母校没有忘了我们和对我们所有毕业校友的关心和支持,没有母校,就没有今天站在台上的我。看着台下充满青春与激情的你们,我仿佛又看见了四年前的我,那一年,我还刚刚入学,像在座的各位一样对未来大学生活充满了向往和迷茫,坐在隔壁北工商的体育馆内安静地听着台上学长学姐们谈大学之道,心中充满了波澜与动力。时间过得飞快,而今我已经成为过来人,站在这台上给年轻的你们谈我的大学之道。
    我相信,很快就会有同学经历我所经历过的,只希望我的一点分享对你们走出自己独特的路,有一些参考价值,有所受用、有所启示。
    一、无论选择与被选择,都可以创造精彩
    在开始我的故事前,我想和大家谈谈什么是生活。我理解,生活就是在选择与被选择中不断修正、不断前行的过程。当我们有做出选择的机会时,固然是好事,我们需要深思熟虑,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而更有些时候,是你并没有选择的机会,只有接受与适应它。
    我相信在座的同学中总有人,经过了高考的洗礼,所学的专业却并非是自己兴趣之所向,而我也一样。高中时不记得由于哪个同学的一句话,一厢情愿地把金融方向写成了自己的第一志愿,由于成绩没达到第一志愿,误打误撞来到了北理工自动化专业。没有矫情的机会和余地,我所需要做的只有直面。从对专业知识的一无所知,到慢慢喜欢上了这个学科,从对未来的迷茫,到逐渐规划自己的发展轨迹。也许生活于我而言是幸运的,本以为是一种打击,却让我在另一种氛围中感受着自己的变化。在这里我变得热爱自己的“选择”,能够客观地看待问题,知道无论哪一行行行出状元,学会去适应自己的经历,去相信只要付出了,自己所经历的就是最好的。
    再分享一件事情。大学刚开始,由于自己对专业的迷茫,我并不知道自己追求什么,该选择什么,总以为大学就是天堂,总算到了我可以放松下来的地方。我起初对学长们令人膜拜的优异成绩感觉无所谓,天真地以为他们只会学习不做其他,迷茫的后果可想而知,我大学的第一门课《工程制图》得到了这四年中的最低分数,当时的我顿时跌入了谷底,不知道自己应该如何坚持下去。尤其记得第一次班会是关于这门考试成绩的分析,有的同学总结成绩经验,有的同学陈述自己失败教训,而我当时几乎说不出话来,也没什么可说的,像是没有完全准备好的士兵就上了战场,只能仓皇落败。那时,是与班主任和辅导员的交流对我产生了巨大帮助,另外我也是一个要强的人,具有一种不服输的韧劲,看着周围同学的分数,我决定就从现在开始改变吧。我开始认真地在课上听讲,课后及时完成作业,聆听学长们的学习方法,与前辈保持沟通交流,制定并落实学习计划,功夫不负有心人,一分耕耘就有一分收获。我想告诉大家的并不是努力有多么重要,而是不要对生活开玩笑,也不要对人生自作聪明。因此,我们在直面冷冰冰的现实时,要敢于接受,无论自己处于哪一阶段,总要充分地利用身边的资源,充分借助能够借助的力量,让自己的未来充满更多的可能性,也要早做打算,尽早思考自己的人生目标与行进方向,做最好的准备。
    二、用心,尽力,坚持
    学习不是大学的全部,但却是大学的精髓。在自己的专业,要力争投入更多的时间,将基础打得扎实。也要做到学有所用,参加各类的学科竞赛,科技创新项目,聆听讲座报告,和更多的人交流、分享观点。随着自己努力和坚持,我逐渐积累了一些成绩,也如愿获得了徐特立奖学金。世上万事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在学科竞赛科技创新中,我也深感此中滋味,五味杂陈。在国创项目中,一方面由于项目的选题的问题,难度较大,另一方面由于人员的不齐整,我和我的朋友们都投进了自己的全部力量,大三几乎大部分的周末时间我们都投入在了实验室,同时还有课业的繁重压力,有时在编程,更多时在彷徨如何进行,有时在开组会,更多时我们几个人在一起讨论我们的实现方法,与老师交流。尽了我们的全力,过程虽有不顺,但项目顺利结题并取得了一些荣誉,也就无愧初心。本科阶段的科研是我们繁重的学习任务的一个补充,是一个能把我们所学变为所用的重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有三点体会与大家分享。一是,选题方向从基础入手,由浅入深不断研究,考虑计划执行的可行性,研究开始之前也要充分做好项目调研;二是,相信自己,勇于创新,相信自己解决问题的智慧,作为本科生,良好的创造力是产生优秀作品的关键;三是,发挥团队作用,科研过程良好分工,彼此增进交流,同时当技术遇到瓶颈时,共同攻克,互相协调,主动寻求帮助,思考解决办法,让一个团队的发挥的效用大于每个个体的叠加。我想注意到了这些问题,你们一定能从创新科研中有所收获,有所提高。
    除了专业学习,社会实践也是我大学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它能够让我们了解国家,了解社会。在2013年暑假我和我的团队一同前往江苏昆山、太仓、张家港开展有关大学生职业发展状况的社会实践活动,利用此次社会实践的宝贵机会,我们一方面希望对当下全社会大学生面临的就业难的问题提出一些自己的思考,另一方面更加希望接触真实的社会,看到大学以外真正社会的样子。立项的过程充满艰辛,前期申报项目时正赶上临近期末考试,联系实践单位又充满了不确定性,我们经历了很多困难和失败才得以成行,作为团队负责人,我需要负担得起这份责任感,在历时十一日的实践中,我们深入十余家企业内部走访调研,与陌生人在陌生的城市打交道,探究企业对于大学生能力的要求以及大学生在企业的发展状况,我们用心观察祖国的经济发展的巨大变化,用心聆听企业管理者对我们大学毕业生提出的不同要求与期待,感受到了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对于当代大学生的无限关怀,也激励着我继续在科技的道路上探索实现价值的决心和意志,做一个充满情怀、胸怀祖国、胸怀百姓的人,同时这期间我们彼此也收获了一段深厚的友谊。最后我们的努力也得到了回报,项目获得了首都大学生社会实践优秀成果与优秀团队称号,形成长达数万字的社会实践调研报告。因此,去尝试,去用心,去尽力,去坚持,一切的成果只会水到渠成。同时也希望大家能够利用好学校提供给我们的社会实践的机会,了解祖国发展现状,用心体会所见所闻,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总会发现不一样的自己,也会在其中找到自己的方向和未来。
    三、珍惜机会,珍惜大学生活
    我们也许都听说过伯牙子期的故事,高山流水觅知音,我们总是希望能找到赏识自己的人,这就是所谓的机会,机会的出现往往转瞬即逝,又是难以强求。所以我们只需做好自己也就够了。中国有一句古语: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人为恶,祸虽未至,福已远离。国外也有一句俗语,意思是:感谢那些给过我们机会的人。我想这就是机会的真谛。
    从获得了北京理工大学最高奖学金徐特立奖学金一等奖,到获得西班牙国际银行项目全额资助,前往西班牙马德里理工大学作为访问学生交流学习半年;从能够参加多项志愿服务、干训实践活动到成功免试推荐至清华大学继续我的学业;从在全校表彰大会上作为获奖学生代表发言到今天站在这里与学弟学妹分享我的大学感悟。我是幸运的,更要感谢很多人,让我能够站在更大更高的舞台,能够看到更加广阔的世界,同时身上也承担了更多人的期待与责任继续前行。我有一个团结而富有凝聚力的班集体,我有在关键时候能给我巨大帮助的朋友们,我有在竞赛中科研中能和我一起拼搏坚持熬夜的战友们,我有对我严格要求指点方向的各位师长,前辈,父母,这一切都是我的宝贵财富。
    大学生活就是一段不断认识人,与人沟通,修炼自身,完善自我的旅程,从不同的人身上,我们可以学到很多,也可以看清楚很多,相应的就成长了很多。在大学里,我和我的同学们为青春喝彩,为青春增添重量。我相信,这些你们都会慢慢地经历,而且会有更多属于你们自己的独特的经历,也希望你们能抱着一颗心去体会、去珍惜。珍惜大学生活的点点滴滴,珍惜与朋友相处的每分每秒,珍惜学习科研的喜怒哀乐,珍惜发展自己的每一次机会。珍惜,让我们懂得珍重,懂得去把握,也懂得无论成功失败都是难得的人生体验,都是提高自己的良好契机。另外,在团队中,合力的爆发不仅能让我们个体更有力量,也让我们更能看到自己的贡献与被需要的意义。你也会发现朋友是我们身边重要的人,他们和我一起分享精彩平凡,我们和他们一起分享喜悦怅惘,如果想走得快,请独自前行,但如果想走得远,请和朋友结伴前行。
    最后,在这里,作为你们的学长,我想给你们提三点建议,希望你们能有所思考,有所感悟。第一,明确自己承担的责任,这份责任不仅来自于家庭,更来自于国家,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第二,学会思考,多观察,多经历,更要多思考,跳出自己的思维局限,站在更高处思考做人做事的方法,能着眼宏观、放眼系统就会豁然开朗。第三,我们是一家人,母校是你一生的依靠,现在你们刚刚入学或许体会不到这种感受,但是慢慢地你会发现母校是你魂牵梦萦的地方,在这个大家庭中,希望你们快乐和幸福,我们和母校共成长。
    大学四年,一晃即逝,无论面对怎样的状况,保持尝试、用心、尽力、坚持的态度,去珍惜机会,珍惜大学生活,便会发现这里的四年不虚此行。大学四年,触及青春,经历成长,心怀理想,不吝希望,经过冬雷夏雨,时间终会赠与我们春华秋实。我祝愿我们每个人都能前程似锦,胸怀天下,充满情怀,在各自选择的领域各有所成,人文日新,走出属于自己的不一样的路!
    谢谢大家!


 

发表时间:2016-08-16 供稿: 学生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