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理工大学第十三届研究生支教团:取一季寒来暑往,换一次此生难忘

  2011年9月的北京站,伴着悠长的汽笛声,又一列列车缓缓地踏上了西去的路程。车窗外,大都市的繁华逐渐褪去,直至变为远方一个模糊的斑点,慢慢地消失在天地相连的那一线。而在车前,雄浑苍凉的黄土高原,慢慢张开那粗犷坚实的臂膀,迎接着这远道而来的列车,还有列车上八名满怀热情和憧憬的青年。
  他们,就是北京理工大学第十三届研究生支教团,2011年9月4日——2012年7月8日,这八名研究生在山西朔州进行了为期一年的支教工作,三百日寒来暑往,又一季秋收冬藏,对于这群刚刚走出象牙塔的青年来说,这一年是沉淀的一年,是学习的一年,是收获的一年。
梦觉依依辞朔方,桃李情深万年长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支援朔州职业技术学院的教学工作,是支教团最基础的工作。可就是这个基础工作,却成了支教团成员们必须要闯过的“首轮关”。
  朔州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专科层次的职业院校,在教学内容、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上都与北京理工大学有着相当大的区别,而支教团的成员都是刚毕业的大学生,不仅是第一次走上讲台,很多课程也是第一次接触,加上他们承担的教学任务具有课时多、分布广、专业性强的特点,使得支教团的教学工作面临不小的挑战。
  支教团的姜霁珊后来回忆说,初登讲台,我们像新人演员一样充满了生涩和紧张,何况演出的还是自己从没排练过的剧目。所以刚开始的一段时间,我几乎每天都要备课到凌晨,在课堂上也很难把握节奏和进度,真是有些吃力。
  但是困难并没有使支教团的成员们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他们不仅要求自己上完课,更要求自己上好课,在认真备课上课的同时,他们也在不断探索合适的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正如支教团成员张航所说,对于刚离课桌就登讲台的我,教学经验的缺乏是代课的最大短板,但是这并不能限制我做一名好老师,因为我有着丰富的做学生的经验,知道同学们喜欢听什么,怎么讲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针对我的这个特点,我在参考老教师们教学方法的同时,总结了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案,比如如何引入主题,重点问题与普通问题的穿插安排等等,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而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支教团的成员还担任了9个班级的素质导师,他们从大专学生特点出发,针对性地开展德育教育,鼓励同学们展示自我。
  辛勤的工作最终换来了丰硕的成果,这些班级在学院的各项活动当中都积极表现,在纪律、学习氛围、文体活动等方面都从众多班级当中脱颖而出,支教团郝志敏所带11级机电一班不仅获得了新生篮球赛冠军、女生节系列比赛第一名、短剧大赛第二名等荣誉,班级团支部更是获得了朔州市唯一的“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的光荣称号。
服务一方,活力校园
  在人们的印象里,支教就是简单的支援教学,只要教学任务完成得好,支教工作就算做得好。但是支教团的同学们却对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在认真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以社团活动为突破点,广泛开展各类校园文化活动,为活跃校园文化气氛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支教团的八名成员承担着12个学生社团和“青春•梦”社联的指导工作。他们在社团建制、活动开展等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和创新,使得社团在广大同学中的影响力不断提高,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不仅丰富了同学们的课余生活,也引导着同学们变得更加阳光、向上。
  对于支教团的矫东航来说,社团活动有着不一样的意义。在朔州支教的日子里,他不仅指导了自强社和书法社的工作,而且创立了旨在建设优美校园环境、激发学生责任感,引导学生参与校园环境建设的环保类社团——绿风环保社。最让他充满成就感的是,经过了大半年的运作和张贴环保贴士、特色环保实践、环保标语征集三项活动的历练,环保社初步具备了运行和举办活动的能力,为校园建设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聚是一团火,散做满天星”。支教团成员在将自己负责的社团运作得风生水起的同时,并没有忘记自己是一个整体。为了更好地服务校园,支教团经常做为一个整体组织开展活动,为丰富校园生活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由于朔州职业技术学院的新生报到分三批,第一批和后续报到的同学之间有约两周的时间差,导致第一批报到的新生在此期间无法参加教学活动。针对这一情况,支教团传承前辈开创的“自立培训”形式,广泛组织开展素质拓展、讲座等活动,创新地开展“校园寻宝”等趣味活动。这些活动帮助同学们更快地熟悉校园环境,以更好的状态融入了大学生活,在新生中大受欢迎。
  而2012年5月,朔州职业技术学院举办的“炫舞青春”第三届校园文化艺术节,是支教团成员们在一年中参与组织的最大规模的校园活动,支教团的8名成员需要负责三个板块中7个节目的筹备排练工作。工作时间紧,工作内容多,支教团成员经常会熬夜到凌晨3、4点,甚至会通宵达旦地工作。面对繁重的工作压力,支教团成员们紧密配合、互相帮扶,在团队成员出现情绪变化和波动时,其他人会想尽办法帮助他们尽快调整状态,重回正轨,强大的凝聚力使得这个团体充满了力量,最终,2012年5月18日,文化艺术节开幕式如期隆重举行。支教团的成员们在圆满完成各项任务的同时,也实现了自我价值的认同。时至今日,有一句话依然挂在支教团成员们的嘴边“有两群人让我不枉这支教的一年青春:一是我的队友们,二是我的学生们。”
走向社会,打造品牌
  朔州职业技术学院是支教团此次支教活动的接收单位,但是支教团的成员们却没有因此而把自己局限于校园之中,在完成各项日常活动之外,支教团成员以志愿服务为载体,积极参与到各项社会活动之中,向朔州各界展示着北理学子的形象和风采。
  支教的一年中,支教团成员参与了“龙舞桑源”——朔州市2012年春节联欢晚会、2012年3月朔州市团市委举办的学雷锋系列活动和2012年4月朔州市“两会”文艺晚会的志愿服务工作。
  其中,“龙舞桑源”春节联欢晚会的志愿服务工作是支教团成员一年中参与的最重要的一次志愿服务。这次晚会,是朔州建市以来的首届春晚,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而为了高质量地完成志愿服务工作,支教团更是积极响应朔州团市委号召,有5名成员甚至放弃了寒假尽早回家与亲人团聚的机会来参与春晚志愿者的工作。支教团成员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高质量地完成了志愿者工作方案的制定、实施,志愿者培训,现场迎宾礼仪、互动等各项工作的同时,收获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山西青年报》更是在头版头条大篇幅地记叙了北理工支教团的故事。
  相较于春晚志愿者受到的广泛关注,支教团2012年3月学雷锋系列活动中的支教可能不是那么引人注目。但是支教团成员并没有因此降低对自己的要求,3月5日当天,支教团全体成员以志愿者身份来到朔城区第三中学,快乐课堂、趣味游戏,激发了中学生对科学的兴趣,而“结对子”的工作方式更是在支教团成员和农民工子女之间建立了长期的帮扶合作关系。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能吃苦,能战斗”的北理工支教团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
 
  2011年11月,在朔州市青年志愿者协会成立大会上,支教团的周雅琦向全体志愿者宣读倡议书,郝志敏作为青年志愿者代表在会上发言。也正是在这次会议上,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支教团被评为“朔州市志愿服务先进集体”。
  支教团的发展也得到了朔州市各级领导的关注,4月25日,“朔州市干部大会”结束后,市委书记王茂设、市长李正印会见了团干部代表。王书记仔细询问了北京理工大学支教团各方面的情况,并指出,支教团应当进一步拓展工作思路,深入基层实践,切实把自身成长和朔州市的发展结合起来。2011年中秋节,朔州团市委书记梅树旺一行专程来到朔州职业技术学院对支教团进行节日慰问。各级领导的关心给了支教团极大地鼓舞,更有信心地投入到支教工作中去。
 
  用一年不长时,做一生难忘事,取一季寒来暑往,换一次此生难忘。在临近离别的时候,第十三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郝志敏写下感怀的诗句——梦觉依依辞朔方,点滴回忆萦心旁。莫道一岁青春短,桃李深情万年长。雁门关外的三尺讲台,会永远记住这群竭诚奉献的优秀青年,记住他们共同的名字,支教团;记住他们来自的地方,北理工。
发表时间:2014-07-16 供稿: 校团委 艾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