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微:为梦想而奋斗,为担当而坚守


       在2015赛季中国足球协会甲级联赛的16支球队当中,北京理工主教练袁微无疑是最特别的:二十几载春秋,他从一名业余球员成长为中国足球职业联赛史上最年轻的教练;十多个寒暑,他率领一支没有工资没有奖金的大学生足球队,征战中甲并连续八年保级。从当年的球员、队长到如今的学生军“少帅”,袁微见证了奇迹,谱写了传奇,如今他依然用自己的顽强和拼搏,释放着中国足球人的正能量。
 

热爱足球的少年

      1982年出生的袁微是地道的北京人,适逢国家大力推动足球职业化进程,与200多名同他一样怀揣足球梦想的少年一道,袁微被选入中国人民大学附属小学的足球训练营参加课余培训。提及儿时的训练,袁微从未觉得苦闷,“我要好好踢,一路踢进国家队,为国争光。”因为对这份光荣的向往,即使小臂骨折,趾骨骨裂,年少的袁微也不曾退缩。升入中学后,袁微进入了BTV三高俱乐部,开始接受正规足球训练。在小学和中学的几年里,袁微和他的队友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球队的配合也愈发默契。

      2000年,袁微进入北京理工大学成为一名大学生。与此同时,他也是北理工校足球队的一员。“那时候学校还没有草坪,我们去西操场训练前,要先拿个小筐捡石子儿,要不然不仅硌脚,而且容易在摔倒的时候擦伤。”当时的日子在今天看来不可想象,但袁微并不觉得苦,一方面是因为有一起踢球、一起学习奋斗的队友,另一方面是因为在北理工这所传承延安精神的军工学校中,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习惯已经刻在了每个人的骨子里。

       然而,正是在这样一支连正规训练比赛场地都没有的大学生足球队伍里,袁微和队友们一起,在后来的比赛中所向披靡,作为职业选手征战全国,作为中国大学生代表征战世界。
 

永不言弃的非职业选手

       长期以来袁微都是球队中的头号球星,作为组织型前腰,他身体条件并不占优势,但是他凭借球场上冷静的头脑和出众的脚法,合理判断并进行传球,从而成为球队铁打主力。

    “我们基本上拿下了参加的所有大学生球赛的冠军。”由于在中国大学生足球联赛上的优异表现,袁微作为队长带领以北理工足球队为主要班底的队伍代表中国大学生参加2003年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一开始球队的表现并不尽如人意,在8月20日和8月22日的两场比赛中连续惜败加拿大和伊朗。这也意味着,中国队只有在第三场比赛中以2:0战胜传统强队乌拉圭,才有可能在这场赛事中继续走下去。一路高歌猛进的袁微和队友们面对突如其来的比赛失利一时有些不适应,国内的舆论氛围也不甚乐观。“稿子都已经写好了,中国队惜败乌拉圭,只等我们这边一输,那边就可以发稿。”可是袁微心中有着一股不轻易言败的信念,既然站在这片绿茵场上,不管结果如何,都要带领大家坚持下去,即便是输了,也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打出自己的风格,输也要输得精彩!于是作为队长的袁微带领队友们最后“拼了一把”,最终2:0大胜传统强队乌拉圭,斩获第七名的骄人成绩。
 

没有工资奖金的“职业”球员


       由于在大学生足球联赛中长时间处于“独孤求败”的状态,2006年,北京理工大学足球队决定参加职业足球联赛。和职业联赛的队伍相比,北理工“学生军”在身高、体重和速度上都逊色很多,所以这只大学生队伍一开始并不被看好,很多媒体唱衰北理工。然而,就是这样一支由8名研究生、22名大学生组成的“学生军”,在参加中国足球乙级联赛的第一个赛季就拔得头筹。

       2007年进入中甲职业联赛后,由于球队的非盈利性质,球员们的物质奖励并没有太多的提升,学生球员没有工资,每月只有100元至800元不等的微薄补贴,大胜后的庆祝,也不过是找个好点的地方吃顿饭。有人问袁微,那你为什么踢球?对此袁微有着自己的诠释。“我觉得要成为一个好的足球运动员首先要对足球有一种热爱,不求功名利禄的那种热爱,这样才能踢得好球。”在他眼中,有些东西不能用金钱衡量,北京理工的队员,首先是大学生,其次才是中甲的球员,为了在看台上加油鼓劲的老师、同学、校友,袁微和队友们每次都玩了命的踢。“玩命”的结果是,这支被外界评为“不该出现在中甲的队伍”连续八年在中甲联赛“顽强”的活着,尽管中间有诸多波折,但没有哪支职业队敢轻视他们。

       在随球队征战南北的岁月中,因为踢球太“拼”,袁微的小臂骨折过,趾骨断裂过,肩胛骨碎过,膝部韧带拉伤过,浑身上下几乎没有好的地方。“当运动员哪有不受伤的,看看我们的队员,哪个腿上不是一排针眼,我只不过是伤的多了一点而已。”面对着自己受过的伤,袁微不以为意。
 

“临危受命”的足球教练

       2009年,27岁的袁微从北京理工大学硕士毕业,他放弃了很多单位的高薪诱惑,毅然选择留校当一名体育教师,他要留在北京理工大学足球队,帮助学生军继续征战中甲。

       2011赛季,在北理工对阵沈阳沈北的比赛前,袁微担任“救火主帅”,从北京理工大学足球队队员兼教练的身份转变为足球队教练组组长。临危受命的袁微刚一上任,就面临着空前的压力:由于之前赛绩不好,球员情绪普遍不高。面对这些年轻青涩的大学生球员,如何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成了袁微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每天训练后,袁微都抽出休息时间和一些老队员谈心,并组织年轻队员进行拓展训练,用诚恳务实的态度和科学有效的管理方式让队员们打消了顾虑,重振士气,最终成功保级。

       为了尽快适应球队对专业教练的需求,袁微利用业余时间抓紧学习教练员课程,短短几个月内把足球培训方面的书目看了个遍,迅速地完成了从一名执行者到一名队伍管理者的转变。在每一次赛前战术分析会中,袁微都会让队员们先发言,用心记录并认真采纳队员提出的好建议。制定作战计划时,袁微通常一写就是半个晚上,从人员布置到战术安排,无一不清楚地记录在笔记本上。

       2013年,北京理工足球队一度在赛季中段跃升中甲积分榜第二,靠的就是袁微为球队量身制定的战术。从前锋贝纳多的接连爆发,到后卫线上的相对稳固,袁微为球队的战术打法制定煞费苦心,最终在袁微执教的第二个赛季率队获得第九名的佳绩。
       和其他球队将教练称呼为“某某指导”不同,在学生军中,每个人都会称呼袁微为“袁老师”。在袁微看来,体育课才是他的本职工作,球队则是他的兴趣所在。身为体教部讲师的袁微每天都要利用课余时间认真备课,还要同时备战中甲、足协杯、大足联赛等多线作战的密集赛程。自进入球队以来,袁微是一名好队员、好队长,又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了一名好教练。然而,由于工作的原因,袁微没能成为一个常伴爱人身边的好丈夫。从踢中甲开始,袁微一直在全国各地奔波,一周主场一周客场,客场去外地没法在家,主场压因为力大也经常要加班加点谋划战术布局。如今,袁微的妻子已经怀孕两个月了,然而由于即将迎战深圳宇恒,袁微又要离开家一段时间。“和她在一起的时间实在是太少了,到现在也没给她做过一顿饭。所以回家总是要多陪陪她。”面对着一年有接近一半的时间不能和妻子相聚的局面,袁微有着自己的诠释:“我从事的是我最热爱的事业,一年里要么和我爱的人在一起,要么在做我喜欢的事儿,我比别人还是幸福多了。”

“体教结合”之路的艰难践行者


    “在校、在读、在训”是北京理工大学培养高水平运动员一以贯之的原则。北京理工大学培养的学生运动员以文化课程的学习、运动技能的练习、思想品质的修习为主线,在此基础上发挥个人的运动潜能,通过参与校园内各个运动项目,带动和引领校园体育文化,从而彰显“体教结合”的优势。

       北京理工大学校长胡海岩院士在09级新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中曾经说过:“在北理工,我同样看到学生们身上体现的敬业精神……我经常想,是什么样的力量鼓舞和支撑着这支队伍?我想,显然不是名和利,而是一种勇于接受挑战的精神,是一种认真做事的精神,是一种新时代大学生的拼搏精神。我认为,他们的敬业精神同样体现了大学之道。”

       实现“体教结合”是国家体育和教育发展的大趋势。但高校体育中能有光芒璀璨一刻的队伍并不太多,而像北理工这样涉足职业联赛的就更寥寥无几。作为中国校园足球发展阵营里面的排头兵,袁微和他的队员们选择了在中甲联赛苦苦坚守,“之所以年年保级,就是保住校园足球在中甲的话语权,同时想告诉那些喜欢踢球的孩子们,上大学可以踢足球,踢足球同样能上大学。”

       自1992年起,袁微已与足球结缘23个年头。在他人生30余载中,大部分的时间都在和足球打交道。他把最好的年华献给了足球,他把最美的回忆留在了北理。对中国足球的未来,袁微充满希望:“中国一定可以成为足球强国,无数的事实和成绩已经证明了亚洲人的身体素质并不差,所以我们在探求新的足球人才培养方法。这些探索,哪怕能影响一个地区,改变一所学校,培养出一名优秀球员,我们都觉得有意义。”自踏入北京理工大学校门的那一刻起,袁微就已经站在“体教集合”的试验田上。十五年的光阴,他从这场试验的被测试者,成长为执行者,探索者,引领者。在这片试验田上,他始终不曾放弃,为梦想而奋斗,为担当而坚守,他就是袁微,他从未离开过,也将继续前行。
 

发表时间:2015-07-19 供稿: 北工青年 闫安